电子竞价

王玉斌: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六盘水“三变”路径

发布日期:

贵州素有“天无三日晴、地无三里平、人无三文银”和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之说,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、贫困面最大、贫困程度最深、唯一没有平原省份。六盘水是乌蒙腹地黔西大门,所辖4区县3个国家级、1个省级深度贫困县。近年来,国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,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”(下称“三变”)是六盘水农民的伟大创造,成为全国学习的经验。极度贫困的乌蒙山区为什么会率先成为全国样板?“三变”改革关键是什么、谁来改、怎么改?核心要义需要深刻领会。

  “三变”改革有效促进“五大振兴”。六盘水“三变”改革是立足于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,由脱贫攻坚起步进而有效实现乡村“五大振兴”的鲜活样板。2012年5月,陶正学回乡创办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合作社,村民用土地经营权、自有资金等入股建设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。2013年,园区拓展到8个村,整合耕地、林地、草地10.7万亩,组建村办经济实体12个,开发旅游景点18个,入股村民8875名;11月,市委书记考察肯定娘娘山做法,正式提出“三变”。2014年1月,六盘水全市“三变”改革。2016年1月,贵州全省试点。2018年,娘娘山园区产值超2.9亿元,核心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不足4000元提高到16700元,带动3962人脱贫,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、全国森林康养基地、全省劳动模范疗休养基地,盘州获全国百强县、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、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县、美丽中国示范县、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、中国最宜居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提名。2014年1月以来,全市198.4万亩承包地、40.8万亩集体土地、12.9亿元财政资金、105.2亿元社会资金入股,54.9万户、182.6万农民成为股东,户均分红1109元(贫困户2544元)。2018年,贵州第一产业增速全国排名第一,六盘水增速全省第一,步入“五大振兴”康庄大道。

  “三变”改革实践路径溯源展望。“三变”改革是六盘水农民的伟大创造,实践路径从理论层面分析可分为三步:第一步,发端于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径探索,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入,以股份合作为纽带,以股权为平台,改变过去扶贫“政府热、社会弱、市场冷”和扶贫资金“一年投、两年验、三年看不见”等问题,调动社会资本、经济组织、各界人士、贫困农民参与脱贫积极性,实现贫困群众与企业、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有效衔接,促进农户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、联股联心,激活农村内生发展动力,推动农村经济规模化、组织化、市场化进程,放大贫困群众生产、生活、发展空间,破解资源、资金、农民分散与农村资源闲置、农业发展活力不足、农民致富无门等顽症,探索精准扶贫科学脱贫道路,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,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,“三变”成为精准扶贫长效脱贫“新引擎”;第二步,因其系统化制度安排调动了全社会参与产业扶贫积极性,极大地发展了农村生产力,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、农民权益保护、农业风险防范等方面显示出极大优越性,“三变”成为“农村综合改革牛鼻子”“小康社会与乡村振兴助推器”;第三步,逐步转型升级,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甚至城市改革提供借鉴,成为城乡资源、市民农民之间全面平等共融共通的桥梁纽带,最终使“农民”成为令人向往和受人尊重的“一种职业”。这三步在发展中并非截然分开、有时交错融通。

  “三变”改革契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演进规律。经过40年的历史,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“分”的优势式微,“小生产”与“大市场”矛盾日益突出,以小农户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,联合与合作成为整合资源发挥“核聚变”效应的必然。在《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》发布之前,“三变”改革创新性地引导农民土地参股、技术参股、资源参股、房屋参股、劳动力参股,探索“专业合作社”“公司+农户(贫困户)”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“合作社+农户”“村集体+协会”等实现模式,契合了生产力生产关系演进规律。

  “三变”改革率先在乌蒙山区结出硕果的深层原因。一是顶层设计引领。贵州2004年来连发17个“一号文件”,咬定目标方向,明确路径方法。2012年“娘娘山探索”、2014年六盘水“三变”、2016年贵州省改革,高位布局一以贯之。二是领导创新担当。时任市委书记在娘娘山提出“三变”,旋即发起全市改革,既要精准把握市场的学识能力,更要担当创新的勇气魄力。三是制度系统保障。改革之初,搭建平台,制定入股、参股、退股、交易、金融、保险等站位高、操作性强的完整制度体系。四是本土企业家情怀。陶正学、余留芬、陈大兴、左文学等一批本土企业家或乡村致富带头人,市场眼光敏锐,具有干劲魄力,更有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博大情怀。五是全民携手参与。贫困户带动是难点中的关键,“三变”改革做到了“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”。

  “三变”改革关键是什么?股份合作是核心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出路是以股权为纽带发展农民股份合作,由耕者“有其田”到“有其股”。产业平台是根本。股份不增值等于0,增值必须靠产业。六盘水围绕特色经果和林下经济,建设项目管理、产权交易等服务平台,以特色产业“3155工程”为抓手,打造核心拳头产品产业带,拉动资产升值。经营主体是关键。龙头企业、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市场中的活跃因素。风控体系是保障。建立风险基金、完善农业保险,以财政投入风险补偿资金撬动商业保险,落实法律监管,全面防范及时处理违法行为。盘活资源是前提。以还权赋能为重点,推进各类农村集体产权与资源确权颁证,为资源资产作价入股提供依据和保障。

  “三变”改革谁来改?党委政府顶层设计与配套体制机制建设是“三变”改革的决定性因素,党委政府是领导核心,基层党组织是保障力量,农民、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核心主体,供销社、信用社、平台公司、金融保险等机构是必要参与主体。

  “三变”改革改什么?一是村集体资源资金。包括耕地、林地、自然风光、小区域气候等生态资源。二是财政资源资金。除补贴、救济、应急资金以外,财政投到村公路、水利、生态等各类建设发展与扶贫资金以及形成的资源资产。三是农民自有资源资金。农民承包地经营权、宅基地以及自有房屋、资金、技术、劳动力等。四是经营主体资源资金。新型经营主体资源资金是政策撬动的主要来源,占比最大。五是城市优质资源资金。整合农村资源要素入股城市停车场、金融机构、商铺等优质资源。截至2017年6月,全市整合各类“三变”资金76.18亿元,实现“无物不股、无奇不股、无事不股、无资不股、无人不股”。

  “三变”改革怎么改?一是杜绝因改革而改革,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发展乡村产业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的手段而非目的。二是聚焦脱贫攻坚,立足精准脱贫长效机制,瞄准乡村振兴和城乡互通。三是基于我国土地制度与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,顺应联合与合作趋势要求,大力培育合作社等经营主体。四是贯彻“两山理论”,走“产业生态化、生态产业化”道路。五是其他地方在学习先进经验时要力避千篇一律,既要全面了解六盘水“三变”,也要深入分析娘娘山等具体案例,实践中更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。六是制定规则标准,先试点突破,再整体推进,切实做到“党引领、带农民、育主体、兴产业、重生态、见效益、可持续、促升级”。

  (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、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)

       来源:农民日报